文 丨 华商韬略 俞颌恺
过去10多年,高速成长的中国市场,以及中国人民对拥有一辆汽车的强烈渴望,让外资品牌享受到饕餮盛宴,让一众缺乏核心能力的本土品牌都在风口上飞,让中国成为全球车企紧抱的大腿。
但现在,中国人民再也不需要,更救不了那么多的车了。
【水土不服】
新年伊始,从一只大提琴箱偷渡回祖国后,身在黎巴嫩这座囹圄的卡洛斯·戈恩,依然有些“意难平”。
作为全球汽车业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,卸任掌门人之前,他率领日产-雷诺-三菱联盟于2018年达成销量1036万辆,名列汽车集团全球第三。
这个成绩,不但将通用、现代等一众巨头甩在身后,还迎来了与大众、丰田贴身搏杀的关键机会。
遭日方“清退”后,戈恩一手缔造的联盟,业绩正在土崩瓦解:2019年,他见证了自己从破产边缘挽救的日产汽车,销量由565万辆滑落到517万辆;2020年,又见证了雷诺品牌乘用车,将彻底退出中国这一关键市场。
▲前日产-雷诺-三菱联盟掌门人戈恩
2020年4月14日,东风股份一纸公告,宣布与雷诺的7年“婚姻”走到终点。
如果情感意志可以左右企业进退,东风雷诺是不会作别中国的。
毕竟戈恩在任时,对中国市场几乎事必亲躬。
2016农历小年,他千里迢迢跑到武汉跟东风董事长竺延风聚首,见证了雷诺在中国首家合资工厂竣工、首款合资车落地;担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后,又六度走进北京高校,为联盟招徕顶尖人才。
进军中国,一直是戈恩的远大抱负:“未来几年,雷诺会将重心转移至中国,无论建厂还是产品投放。”
但在2017年达到7.22万辆的销量顶峰后,东风雷诺转身跌落。今年1-3月,销量分别为586辆、24辆、53辆。
不知道的,还以为这是一家4S店。
感情上,雷诺在中国本该受到欢迎。2月初,它还向武汉协和医院交付了一批防静电服、防化眼罩等防护用品。
这笔捐赠数额不大,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惨状,这是一次珍贵的捐赠:因坐落武汉,复工延期,其现金流几乎停滞。
但情感对消费的带动很有限,尤其对动辄几十万的汽车来说。
▲2015年广州车展,东风雷诺请到红极一时的范冰冰来站台
问题出在哪?
中国战略的水土不服,或是关键。
2004年,雷诺就宣布,要在2006年实现国产车型落地,但因为工厂选址、合资条件等细节分歧,这个项目竟然全面停滞。直至2016年实现国产化销售,雷诺彻底错过了中国汽车产业的“黄金十年”。
利益博弈,让定价饱受争议。中方认为,第一辆车定价不能太高,要用销量打开市场;法方坚决反对,认为雷诺有实力高举高打。
于是,雷诺“科雷嘉”以16-22万的定价落了地。
但精明的中国消费者很快发现,与同出“CMF平台”的日产逍客比,两者发动机、变速箱、车身尺寸相差无几,价格却要贵整整1万块。
凭什么?
因为,法国人把雷诺定位为普通消费人买得起的豪华品牌,将其定义成“轻奢”概念。但在中国人看来,这简直是“冤大头”的代名词。
东风雷诺French design & easy for life(法系设计和轻松生活)的宣传语,不如“技术日产”简单实际,卖点突出;一直借以傍身的F1赛事,在中国也知者寥寥。
▲“法兰西玫瑰”苏菲玛索为长安PSA旗下DS品牌代言
东风雷诺之前,标致、雪铁龙等法系品牌已步入下滑区间,PSA(标致雪铁龙)集团全球CEO唐唯实就曾坦言:“传播方式和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理解确实有误。”
此外,还有与中大型车潮流背道而驰的长安铃木、除了法系浪漫别无他物的DS品牌、至今尚未摆脱暴发户标签的捷豹路虎……
这些不能真正在中国市场本土化、难以克服文化鸿沟的合资品牌,要么走向边缘,要么已经出局。
【 技术空壳】
当创立于1899年的雷诺、1920年的铃木撤出中国市场时,小众车主还在扼腕叹息,因为赛车、越野的百年技术,一直是他们心中的“白月光”。
但部分中国品牌摇摇欲坠时,看客们反倒风轻云淡。毕竟,外资品牌还可以归结于本土化战略不当,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占尽的中国品牌,只能归结于不够努力。
“良心企业”众泰,就行走在暴雷的路上。
众泰的存在,有其合理性。用10万块人民币,国外群众可买不到“途观”、“途锐”和“奥迪Q3”。
2017上海车展,众泰展台引来保时捷CEO Oliver Blume参观。当他站在SR9前,一张带着“谜之微笑”的照片,登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。
10.88万元起的众泰SR9,竟然与最低售价54.5万元的保时捷Macan颇为相似。
▲保时捷CEO参观众泰汽车展台时“面露不解”
众泰靠“借鉴”一战成名,让保时捷出离愤怒,并公开扬言,要把众泰告上法庭。虽然最终不了了之,但保时捷依然撂下一句狠话:众泰能抄袭外在,抄袭不了内涵。
结果,一语成谶。
2019年,众泰预亏60至90亿元,与前年盈利7.99亿的表现大相径庭;乘联会销量显示,2019年众泰仅售11.66万辆,几仅腰斩。
去年10月,网传的“平安银行展开内部风险排查”通知中,众泰也赫然在列。
盈利时不升级技术,当排放标准由国五向国六切换时,直接导致产品断供、新车难产。接着就是欠薪维权、销量暴跌、负债高企,一连串的连环雷,让众泰的运营体系几近崩溃。
▲网传有关众泰汽车“风险排查的通知”
华晨汽车,也不复当年之勇。
2019年,旗下华晨中华品牌销量仅4.82万辆,尚不足一款热销车型的单月销量。如何用技术追赶宝马,而非业绩依靠宝马,这位车圈的“富二代”,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答案。
如今,它连找答案的资格都快要失去。
随着合资股比开放政策落实,华晨宝马的外资持股已由50%提升至75%。这意味着,华晨集团可能没有机会摆脱“代工厂”的命运了。
同样,江淮、银翔、宝沃等稍有耳闻的本土品牌,或因不注重核心技术,或因一味的模仿抄袭,存在时间也所剩无几。
▲前途汽车的国产超跑K50
不过,造车新势力的大浪淘沙,不能简单归咎于对技术的毫无渴求。
2018年8月8日,一款名为前途K50的国产超跑上市,该车在外观设计、电气技术、轻量材料等应用上实现了自主研发。
但凭借前途汽车的技术、品牌,完全撑不住68.68万元的高价(补贴后)。消费者们直呼“好贵”,意味着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,让价格亲民的第二款车型K20实现落地。
造车新势力们,也面临着被技术团队架空的风险。
4月初,蔚来汽车高级副总裁黄晨东被曝离职,电动力工程研发部门面临重组;此前,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也挂冠而去,而特斯拉Autopilot 2.0正出自她的团队之手。
技术无法立足,品牌难以落地,销售渠道困难,融资几近干涸……“性命攸关”,几乎可以形容所有的新创车企。
2020年4月,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,和贾跃亭一样登上“老赖”名单。而贾跃亭Faraday Future汽车要量产,更是遥遥无期。
技术,原本是汽车业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。如今,却成了中国品牌死生一线的“鬼门关”。
【产业冰河】
2020年开年刚过,上汽董事长陈虹,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。
上汽集团的两则公告,犹如声声惊雷。
产销快报显示:2019年上汽销量623.8万辆,跌破700万辆的关口,同比下滑11.54%。企业14年连增后,迎来首次下滑。
业绩预告也成色不足:归母净利256亿元,较去年骤减104亿元。受此牵连,上汽股价应声降至近年来的冰点。
究其原因,还是“华晨”和“东风雷诺”衰落风险的叠加。
上汽“三驾马车”中,上汽通用、上汽通用五菱止步在200万辆红线面前,分别下颓18.78%、19.42%;上汽大众降幅为3.07%,将保持5年的中国乘用车“销冠王”的位置,拱手让人。
更惨的是长安汽车,因“利润奶牛”长安福特暴跌19万台,集团净利急转直下,由前一年的6.54亿迅速跌至-26.47亿。
自主业务缺乏支撑,合资企业基盘失稳,上汽、长安这样的集团巨头都压力山大,汽车产业的前途之难可见一斑。
▲2019年底上汽与广汽开始“抱团取暖”
中国车市怎么了?消费者不禁要问。
除去品牌、技术等内部因素,市场迎来拐点、技术加速变革、产业政策重构等外部因素,也是导致车市趋寒的关键原因。
2018年,中国汽车市场的高歌猛进戛然而止,连续28年的增长红线首度拐头。乐观的人们认为,之后或是一条缓慢滑落的曲线。但2019年,产销量较峰值骤减300万,意味着中国车市“一夜入冬”。
总之,存量竞争加剧,汽车产业淘汰赛拉开大幕。
其实,全球市场也都笼罩在一片萧杀之下:2017至2019年,全球车市销量从9566万辆,缩窄至9506万辆、9030万辆。
美国汽车咨询机构LMC数据显示:2019年,全球前10的汽车集团,销量增长的只有2家,全球行业都进入下行周期。
▲福特全球CEO韩恺特(Jim Hackett)此前在采访中表示:我们没落后,自动驾驶也没啥,我们的技术也是最好的
销售持续下滑,转型却投入巨大,全球汽车企业都加速瘦身,这正是东风雷诺们退华的诱因。
2019年夏天,福特CEO韩恺特再度签署精简员工告知函:全球裁员7000人,包括20%高层管理人员。这一年,它撤出俄罗斯,关停法国、威尔士工厂。未来,它要将欧洲生产基地从24家减至18家。
通用也开始全球大甩卖。2020年2月16日,它将泰国工厂出售给长城汽车;此前1个月,其位于印度的塔里冈工厂,也被长城收入囊中。
【重拾趋势】
通用、福特的求生动作,正是源于中国市场的经营危机。
2016至2019年,福特在华销量,由127.3万辆缩水至56.79万辆。与之对应的是,长安福特此时又遭遇了长达3年的产品空窗期。当其他品牌靠新品龙争虎斗时,企业止步不前,等于把客户拱手送人。
福特也觉得,这么干肯定是不成了。
2019年8月,福特在上海举行“FUN DAY”品牌日。但在企业内部,这次活动的代号是“D-DAY”。
“二战”时,D-DAY特指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那一天。
这一天,三款福特新车在中国落地,如此动作前所未见。这也意味着,福特正式吹响了反攻的号角。
重视中国,这是全球车企维持基本盘的关键;押注中国,则是企业延展希望的所在。
东风雷诺依依作别,远隔重洋的马斯克,则因中国市场的大利好笑得合不拢嘴。
最新公布的销量清单中,特斯拉以10160辆的成绩,刷新了在华月销纪录;4月10日,续航最长的Model 3在华上市,补贴后最低售价仅33.9万,成为业绩增长的又一引擎。
良好的销量背后,特斯拉的经营策略并不讨好。
1月末,众多车企加班生产负压车、改造产线造口罩、为疫区捐款之时,特斯拉只是宣布“免费开放超充站充电权限至疫情结束”。一片“鸡贼”、“口惠而实不至”的讨伐后,500万元捐助才姗姗来迟。
3月,它又未提前告知,把Model 3控制器硬件HW3.0芯片临时替换为低配版的HW2.5。车主发现后,才被迫道出“零部件断供”的缘由。
尽管饱受争议,特斯拉咬定中国不动摇。马斯克曾放话出来,要在中国新建设计中心,让产品进一步满足中国人的口味。
▲1月7日,马斯克在上海Model 3交付仪式上大展舞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