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(以下简称“新能源专属车险”)正式上线已有半年。业界认为,新能源专属车险将成为争夺车险增量市场的“主阵地”,但从当前来看,险企仍面临定价难、赔付率高两大难题。
业内人士认为,布局新能源专属车险市场,车企和险企各有优势,市场将在多方博弈与合作中,逐步规范、壮大。
大型险企和车企积极布局
2021年12月27日,新能源专属车险在全国统一上线,落地至今已有半年。面对增长潜力巨大的新能源车险市场,大型险企积极布局,新能源车企也陆续涉足该领域。
新能源专属车险落地半年来,全市场保费收入和赔付情况如何?记者联系了大型产险公司以及上海保交所,截至发稿,相关方面表示暂无可以对外披露的数据。新能源车险整体市场情况只能通过新能源汽车市场略见一斑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5月份,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4.7万辆,环比上涨49.6%,同比上涨105.2%。1月份至5月份,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00.3万辆,累计同比上涨111.2%;同期,我国汽车总销量955.5万辆,同比下降12.2%。由此可见,新能源汽车销量正快速增长,而新能源专属车险市场也相应增长。
面对潜力巨大的新能源车险市场,大型险企纷纷积极布局。例如,中国人保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,“新能源车产销两旺,将是未来数年内车险竞争高地。”去年,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的新能源车承保量达292.6万辆,同比增加88.2%。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近日表示,公司近两年新能源车险业务增长非常快,在新车车险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明显提升。今年一季度,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的增速超100%,推动车险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。
在大型险企积极布局的同时,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进军保险领域。记者梳理发现,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分别于2022年1月份和3月份成立;4月份,理想汽车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获得保险中介牌照;特斯拉、小鹏等车企更是在此前就已涉足保险中介领域。
对此,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周俊华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分析称,车险作为新能源车企业与车主长期交互的重要接口,必然是各大新型车企重点布局的板块。新能源车企在保险领域的布局将对车险市场产生较大影响,同时,新能源车企需要借助保险公司在车险领域的网点优势和经验优势,因此,二者的合作大于竞争。
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研报也认为,险企有历史承保经验以及庞大的服务网点,覆盖面更广、服务质量更有保障。虽然新能源车企在策略上更胜一筹,能够在销售汽车的同时“顺带”销售保险,但险企在后续跟踪服务方面更能吸引消费者。
险企须提升定价和风控能力
虽然市场前景广阔,但目前新能源专属车险仍面临赔付率高、定价难等核心难题。正因如此,不少中小险企对新能源车险业务采取观望态度或浅尝辄止。
中国银保信统计数据显示,2016年到2020年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整体出险频率高于非新能源汽车3.6%,家用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更是高于非新能源汽车9.3%。
周俊华分析称,目前,新能源车整体综合赔付率比传统燃油车更高。作为新型保险标的,新能源车的风险与传统燃油车存在一定差异,其“三电”占比很高,部分保险公司相关认知仍不充分;同时,在新能源车这个新兴领域,保险公司反欺诈、反骗保的能力仍需提高;从车主角度看,第一批新能源私家车的车主以驾驶经验较短的年轻人为主,且大量新能源车被用于城市公交和网约车等赔付率较高的领域;目前新能源车的维修定价体系尚在构建过程中,市场尚未形成统一、便捷的维修标准,这推高了赔付率;此外,目前新能源专属车险的占比仍较小,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受上述多种因素影响,不少中小险企对布局新能源车险心存顾虑,一些企业稍做尝试之后便按下“暂停键”。周俊华表示,新能源车险业务在服务要求、定价能力、成本管控、风险控制等方面对险企提出了全新挑战,中小险企在人才、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,制约了其在新能源车险领域的布局。对于这些险企来说,需提高定价和风控能力,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。例如,近期中再产险推出了“再途”新能源车保险定价风控大模型体系。
新能源车险市场面临的部分问题需随行业发展逐步解决。例如,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新能源车“以换代修”现象普遍,造成业务成本高企。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(青岛)有限公司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王浩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需逐渐推动降低维修端成本,对车辆故障进行精准维修而非“以换代修”。不过,这一目标难以一蹴而就。